伴随14家上市券商在10月底前陆续披露第三季度报告,国内券商自营部门参与股指期货的大致情况已浮出水面。
在此之前,中金所有关负责人曾向记者介绍,截至10月22日,包括券商、基金在内的特殊法人在中金所的开户数量在50户左右,其中券商占据多数。
而从上市券商三季报披露的情况来看,券商对股指期货的实际运用却并不多。从上市券商的三季报中可得知,自营参与股指期货的仅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四家,与14家上市券商总数相比,不足三成。
“虽然不少券商自营部门从中金所拿到了套期保值的交易编码,但据我所知,真正进去做的却非常少。”11月1日,沪上某家券商自营部副总经理称,其所在的券商自营部曾从中金所申请到了数百张套保合约,但实际用到的却很少。
“股指期货上市半年总体来说相当成功,但机构参与者不多,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一位期货业内人士不无感慨地说道。
光大证券参与量最大
从14家上市券商三季报来看,当前股指期货参与程度最高的上市券商是光大证券。
光大证券三季报显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衍生金融资产高达116176200元,而在去年12月30日,公司在这一栏并无任何数据显示。对此,光大证券给出的解释是“报告期新增业务”。
“这项新增业务,应该就是指股指期货。”一位券商行业研究员表示,在股指期货上市前,券商的衍生金融资产或负债多指权证,包括认沽、认购权证,但随着国内权证市场逐步退出舞台,目前仅剩长虹CWB1一只,所以目前衍生金融这项应该指的就是股指期货。
而紧随光大之后的是中信证券。中信证券三季报显示,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衍生金融资产一栏的数据为51785288.1元。
此前有消息称,中信证券在今年上半年的股市大跌时,运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避免了部分损失。中信证券在半年报曾披露,2010年1-6月,该公司衍生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7900万元、4100万元。因此,外界评论中信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夺得了券商自营套保收益“桂冠”。
然而,在各家券商的三季报中,再无针对衍生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两项科目的详细披露,由此在三季度,各家券商在股指期货套保上的损益究竟多少,并不得而知。
另外两家参与股指期货自营套保的券商,其三季报相关数据却颇为令人疑惑。
华泰证券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在衍生金融负债上的数值为4497900.00元,与2009年年底相比增长了100%,三季报中给出的原因“系公司股指期货增加”,而在“衍生金融资产”一栏上,华泰证券并未给出任何数据。
与华泰证券情形相似的有招商证券,该公司三季报中显示的“衍生金融资产”仅为3138951.42元,而“衍生金融负债”则高达32264396.71元。
“从常识来看,股指期货套保合约应该算作一项资产,但是金融衍生品的会计计入方法比股票、债券复杂得多,因此出现在负债一栏上也是可能的,甚至会出现在其他会计科目上。”国内一家券商财务总监称,“不同的券商,在金融衍生品的记账上,甚至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衍生品,想要核算资金投入额与收益,是比较困难的。”
诊脉期指机构参与不足
与股指期货上市半年来屡屡创出的海量成交量相比,券商等机构投资者参与期指的力度实在显得微不足道,虽然业内人士多次呼吁希望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将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成以机构为主体的市场,但为何半年来却鲜有机构大佬“问津”?
上述沪上券商自营部副总经理称,“监管层规定券商自营只能做套保,不能做投机,这一限制显然会令券商对股指期货的兴趣大减。”
“这样一来,我们只能以做空为主,但是像现在,指数上升的趋势很明显,券商做套保将面临亏损,但是市场真的跌得处于低位,大家又会觉得做套保意义不大。”虽然相关规则规定券商也能做一部分做多套保,以防范踏空风险,但是该副总认为,如果真的看好市场,那还不如直接买股票,买期货毕竟感觉风险大些。“股指期货做不做,关键在于点位。”他向记者表示。
而宏源证券风险管理总部王迎新则认为,制度约束、交易对手不足以及风险覆盖度差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券商参与股指期货的积极性,减弱了券商的影响力。
“一方面,券商受限于参与模式,证监会规定券商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包括股指期货)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00%,并将参与股指期货合约交易保证资金以100%比例扣减券商净资本。这项制度对券商参与股指期货的业务规模和方式约束力较大。”王迎新在一篇研究报告中写道。
第二个原因是受限参与业务模式固化。规定券商的身份禁锢于一个专一卖方席位上,即只能单一地扮演市场卖空者的角色,使得市场变成一群拥有大量股指期货卖空仓单的市场主力和私募、自然人等组成的投机者买方队伍组成的模式。
王迎新认为第三个原因则是受限于业务风险覆盖度。“依据监管机构所提出的‘券商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包括股指期货)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00%’规定,当券商股票仓位度80%时,其资本约束下的对冲风险资金只能达到25%的业务风险覆盖度。但是当股票仓位度50%时,其资本约束下的对冲风险资金量却可以达到100%风险覆盖,这样的资本金约束制度暴露的缺陷让那些寻求风险匹配观念的投资者很失望。”他在研究报告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