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国煤炭协会发布了《2017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增长3.3%。
报告还指出,受益于去年煤价大涨,90家大型煤企2017年利润大增4.5倍。与此同时,由于企业负债高、融资难、资金紧张等问题依然突出,煤炭去产能仍面临很多困难。
90家大型煤企
2017年利润大增4.5倍
报告表示,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发展迅速。
2017年底,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权益装机容量3亿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的27.1%。煤炭由单纯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取得成效。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800万吨/年、800万吨/年、51亿立方米/年、270万吨/年。
同时,2017年煤企兼并重组有序推进。
报告指出,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合并重组;中煤能源兼并重组国投、保利和中铁等企业的煤矿板块;中煤平朔、山西大同煤矿、晋能集团3家煤炭企业与大唐、中电国际、江苏国信等发电企业合作共同组建苏晋能源公司,推动了煤电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甘肃省推动企业重组,组建能源化工投资集团,竞争力明显提升。
需要一提的是,2017年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煤炭市场化价格机制形成。“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比例”的定价机制,为保障煤炭有效供应和价格平稳奠定了良好基础。
报告还指出,2017年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平均价格568元/吨,在绿色区间。市场煤价格震荡波动,CCTD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由年初的639元/吨下降至6月12日565元/吨,之后逐渐回升至9月18日的623元/吨,年末价格617元/吨,比年初下降22元/吨,降幅3.4%;全年均价611.7元/吨,比2016年上升138元/吨,增长29.2%。
受益于此,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5.9%,利润总额2959.3亿元,同比增长290.5%(2016年同期利润757.8亿元)。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的70%)实现利润1451.9亿元(2016年同期利润320.6亿元)。
煤炭去产能
仍面临诸多困难
展望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供需走势,报告表示,从供给侧看,一是全国煤炭产能仍然较大,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全国30万吨以下的煤矿数量仍有3209处、产能约5亿吨,其中,9万吨及以下的煤矿数量1954处、产能1.26亿吨,淘汰落后、提升优质产能的任务依然较重。二是区域供需矛盾凸显。随着煤炭去产能步伐加快,南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退出较多,原煤生产逐步向资源条件好、竞争能力强的晋陕蒙地区集中,区域供应格局发生变化,对运力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煤炭铁路运输的压力加大。
同时,化解过剩产能仍面临许多难点问题。
中国煤炭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一是由于煤矿所在区域产业单一,社会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前两年关闭煤矿的职工安置大多是企业内部消化,企业内部安置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关闭退出煤矿资产处置难度依然较大,多数关闭退出煤矿资产损失尚未得到处置。三是多数煤炭企业债务为集团公司统借统贷,去产能关闭煤矿债务分割难、处置难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四是股份制煤矿利益主体多,煤矿关闭退出难度较大。
同时,企业负债高、融资难、资金紧张等问题依然突出。2017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67.8%,仍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部分承担去产能任务的企业由于债务得不到及时处理,资产负债率上升明显,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仍然突出,提高煤矿工人收入、补还煤矿安全生产与采掘工程欠账、职工工资、社保基金的压力依然较大。
部分企业经营依然较为困难。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负担较重,部分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2017年行业亏损面仍有20.6%。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生意社03月28日讯
3月27日,中国煤炭协会发布了《2017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增长3.3%。
报告还指出,受益于去年煤价大涨,90家大型煤企2017年利润大增4.5倍。与此同时,由于企业负债高、融资难、资金紧张等问题依然突出,煤炭去产能仍面临很多困难。
90家大型煤企
2017年利润大增4.5倍
报告表示,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发展迅速。
2017年底,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权益装机容量3亿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的27.1%。煤炭由单纯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取得成效。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800万吨/年、800万吨/年、51亿立方米/年、270万吨/年。
同时,2017年煤企兼并重组有序推进。
报告指出,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合并重组;中煤能源兼并重组国投、保利和中铁等企业的煤矿板块;中煤平朔、山西大同煤矿、晋能集团3家煤炭企业与大唐、中电国际、江苏国信等发电企业合作共同组建苏晋能源公司,推动了煤电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甘肃省推动企业重组,组建能源化工投资集团,竞争力明显提升。
需要一提的是,2017年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煤炭市场化价格机制形成。“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比例”的定价机制,为保障煤炭有效供应和价格平稳奠定了良好基础。
报告还指出,2017年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平均价格568元/吨,在绿色区间。市场煤价格震荡波动,CCTD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由年初的639元/吨下降至6月12日565元/吨,之后逐渐回升至9月18日的623元/吨,年末价格617元/吨,比年初下降22元/吨,降幅3.4%;全年 均价611.7元/吨,比2016年上升138元/吨,增长29.2%。
受益于此,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5.9%,利润总额2959.3亿元,同比增长290.5%(2016年同期利润757.8亿元)。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的70%)实现利润1451.9亿元(2016年同期利润320.6亿元)。
煤炭去产能
仍面临诸多困难
展望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供需走势,报告表示,从供给侧看,一是全国煤炭产能仍然较大,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全国30万吨以下的煤矿数量仍有3209处、产能约5亿吨,其中,9万吨及以下的煤矿数量1954处、产能1.26亿吨,淘汰落后、提升优质产能的任务依然较重。二是区域供需矛盾凸显。随着煤炭去产能步伐加快,南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退出较多,原煤生产逐步向资源条件好、竞争能力强的晋陕蒙地区集中,区域供应格局发生变化,对运力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煤炭铁路运输的压力加大。
同时,化解过剩产能仍面临许多难点问题。
中国煤炭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一是由于煤矿所在区域产业单一,社会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前两年关闭煤矿的职工安置大多是企业内部消化,企业内部安置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关闭退出煤矿资产处置难度依然较大,多数关闭退出煤矿资产损失尚未得到处置。三是多数煤炭企业债务为集团公司统借统贷,去产能关闭煤矿债务分割难、处置难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四是股份制煤矿利益主体多,煤矿关闭退出难度较大。
同时,企业负债高、融资难、资金紧张等问题依然突出。2017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67.8%,仍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部分承担去产能任务的企业由于债务得不到及时处理,资产负债率上升明显,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仍然突出,提高煤矿工人收入、补还煤矿安全生产与采掘工程欠账、职工工资、社保基金的压力依然较大。
部分企业经营依然较为困难。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负担较重,部分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2017年行业亏损面仍有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