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8月20日讯
需求低迷,加之近年北美页岩油气产量的飞跃式增长,导致油市供过于求的局面愈演愈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产量在全球油市的份额日益下降。2012年下半年,欧佩克称,将通过减产石油来改善供过于求的局面,使油价维持在100美元/桶以上。
过去十年是欧佩克的黄金发展期,以沙特为首的中东国家大规模增产,伊拉克近期也有赶超趋势,但伊朗、非洲与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日子却不好过。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的升温,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石油产量的增加,欧佩克的黄金期也即将结束。十年来,欧佩克不得不首次面对市场需求持续下降这个曾远在天边的事实。
目前来看,欧佩克减产已成定局,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沙特将承担多大的减产任务,以及能否得到欧佩克的补贴。
重压之下沙特首当其冲
无论首轮减产何时到来,首次减产任务可能都会完全交给欧佩克的老大哥沙特和它的小伙伴——科威特和阿联酋,至于分给其他欧佩克成员国的减产指标,多半只是意思一下。
近几年,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占有率大幅增加,但多数情况下却是以牺牲其他欧佩克成员国的利益为代价。2012年,非洲三大产油国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和安哥拉对美国的原油出口降至几年来最低水平。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2012年这3个国家对美国的石油出口量环比下降41%。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沙特对美国的原油出口2012年增长了14%。
首轮减产后,局面将反转。
自伊朗受到禁运制裁以来,原油出口几乎降至冰点。为弥补伊朗产量下降的缺口,沙特原油出口比例迅速上升。此外由于生产故障、安全问题,以及北美页岩油导致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等国家的产量也有所下滑。欧佩克成员国多半会将首轮减产的希望放在沙特身上。因为作为唯一在减产上有弹性的成员,沙特无需在预算上做太大变动即可完成任务。因此,首轮减产无论是由沙特单边调整出口计划,还是欧佩克在组织层面加以协调,现在看都不会有什么区别。
但问题在于,首轮减产只是开始。随着未来多次减产的到来,欧佩克成员国间关于减产任务分配的争执将愈发难以调和。由于市场占有率整体下降,将加深欧佩克成员国间对出口分配的旧有分歧。
需求下降加深内部裂痕
欧佩克的产油大户不得不面临“市场需求持续下降”这个近在眼前的事实。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等国是北美页岩油的“最大受害者”,因为这些国家生产的石油与北美的页岩油品质类似。这些脆弱的成员国只能向欧佩克施压,在油价进一步下跌的情况下用减产途径支撑价格。
目前,布伦特油价为102~105美元/桶,远高于沙特等国家需调整预算的平衡临界点,要让他们甘心接受低油价或低产量的解决方案,恐怕还需一段时间。
关于减产的分歧激化了原本就存在的欧佩克内部矛盾:伊朗、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等国要靠维持高油价来满足支出需求、弥补减产造成的损失,而以沙特为首的中东国家有足够实力承受低油价造成的冲击。
目前的油价远高于开发替代燃料的边际成本。当布伦特和WTI基准价超过100美元/桶时,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只能愈演愈烈。
被抬高的油价持续向消费者传递着削减需求的信号,也加剧了欧佩克的困局。如果布伦特油价超过100美元/桶,则意味着潜在需求量会下降。欧佩克秘书长曾就供需关系和油价警告过:“这样下去,全球原油库存高企不可避免,而现在的库存量已处于高位。”
沙特等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如果如期减产而市场价仍在高位,市场运行将进入紊乱的怪圈,其将不得不多次重复减产,最终蚕食掉自己的市场份额,收入减少,政治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
把水烧热
长期以来,欧佩克作为在产油国间分配产能和产量的正式机构,并没有发挥预期作用,各成员国早已习惯以更简洁的方式议定目标油价。
1982年以前,欧佩克未建立有关产量分配的任何规定。而近年来,欧佩克已放弃在成员国间规定产量分配份额,而是直接宣布总产量目标,但这个数字通常会被遗忘。
过去十几年,欧佩克内部接连不断爆发有关份额分配的争端,一系列曾导致伊朗、伊拉克、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家产量紊乱的战乱、制裁和生产故障等问题频发,也正是这些矛盾拯救了原本形同虚设的欧佩克,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作用。面对减产压力,沙特多半会劝说其他成员国遵守限产条例。但此前欧佩克从未轻易达成有关产量的协议,油价骤降时例外。
有人把欧佩克形容成“袋茶”——“只有在热水里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想让“袋茶”发挥作用,就要先把水烧热。就目前来看,油价远未低到促使欧佩克成员国间密切合作的程度,亦无法刺激北美页岩油气减产。
能让油价不再高企的也只有刺激产量增加的高价。以此类推,要消除供应过剩,只有靠一段时间可刺激需求的低价,从而切断研发替代能源的现金流和积极性。无论是欧佩克决定下半年减产,还是沙特单边调整出口计划,减产都不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市场需求低迷的远景下,支撑油价的政策力度只会逐渐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