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实力机构——保险企业加盟。
本周二,保监会两项保险新政“落地”。一项是《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暂行办法》,这标志着险资可全面介入金融衍生品市场,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及掉期(互换)。另一项是《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这标志着险资为应对股市波动的风险拥有了理想的风险对冲工具。《暂行办法》中规定保险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不得用于投机目的。《规定》针对保险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所涉及的各项事宜进行了规范,明确指出,保险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应当以确定的资产组合为基础,分别开立股指期货交易账户,实行账户、资产、交易、核算和风险的独立管理。
截至2011年12月,我国保险资产总额首次突破6万亿元,达6.01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达5.55万亿元。然而,由于缺乏风险对冲工具,当股市下跌时险企只能频繁换仓或者被动承受风险。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仅为3.6%。
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上市以来,已经平稳运行了两年半时间,机构已经成为期指的主角。据悉,目前已有60家证券公司、25家基金公司、3家信托公司以及各类机构管理的200多个理财产品,参与股指期货套保、套利等交易,从而成为推动证券现货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力量。而大鳄级的险资获批进入期指市场,无疑将加大机构在期指的话语权
股指期货上市后,机构投资者通过套期保值规避股市下跌风险,实现了“机构保值避险、敢于稳定持股、股市波动缓解”等积极效果。中金所发布的统计结果表明,2011年证券公司新发行的可投资股指期货的20个资产管理产品的平均回报率为1.03%,显著高于同期发行的111个产品-12.01%的平均回报。从上市前后各两年多数据比较来看,沪深300指数涨(跌)幅超过2%的天数从上市前的204天降低到上市后的84天,降幅超过50%,大幅波动天数明显降低。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期现货价格拟合度达到99%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险资进入股指期货市场,一方面保险机构拥有了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风险的平台和手段,有助于改善险资的资产配置及理财产品创新,实现险资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险资参与期指将进一步提升机构投资者的比重,有助于增强市场的稳定性。随着期现货市场联动关系的增强,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信号会更具权威性和指导性。
对期货公司来说,有望从险资参与期指中分得一杯羹。根据《规定》,保险机构选择的期货公司必须满足“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三亿元(含)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的要求。中期协公布的2011年期货公司净资本显示,共有30家期货公司净资本达到3亿元以上。这就需要期货公司利用在衍生品领域的专业优势,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在险资选秀期货公司的竞争中胜出。更有业内人士大胆预测,未来有望催生“保险系”期货公司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