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工业品  >  国内产能过剩 本土车企出口战略再提速

国内产能过剩 本土车企出口战略再提速

编辑者:123456    2012/5/7 9:11:26    点击:145

  

   刚刚结束的第111届广交会上,四川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3款SUV,并于今年第二季度出口海外。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车企均表示要扩大出口,上述企业出口战略是为规避国内市场产能过剩的风险,“走出去”是自主品牌谋求生存之道。

 

  本土车企纷纷出走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19.13万辆,同比增长20.8%,依然保持稳步增长,与国内车市低迷泾渭分明。

 

  紧接着4月下旬的第111届广交会上,中国本土的乘用车、商用车生产企业纷纷表现出了对今年汽车出口的乐观。

 

  长城汽车国际销售部南亚区经理刘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城有望超额完成今年既定的10万辆乘用车出口的目标。今年第一季度,福田出口乘用车3000辆。

 

  随着中国国内汽车市场增长放缓,中国本土的汽车厂商开始扩大出口,目前出口海外的中国国产汽车尚未对欧美的发达市场构成威胁。在欧美等成熟的汽车市场,中国本土生产汽车面临着较高的准入标准与消费者严格的审视双重障碍;不过,中国产经济型汽车却开始进入非洲、亚洲和拉美等迅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并占据了不小的份额。

 

  国内红海市场产能过剩

 

  中国本土车企走出国外,开拓海外市场,“出走”也有几分尴尬的色彩,其中之一,便是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隐患,令本身实力较弱的本土车企分散押宝,不敢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咨询公司Synergistics中国汽车业专家罗威(Bill Russo)估计,2015年中国的产能最高可能会达到2800万辆,而2011年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为1850万辆。

 

  事实上,关于中国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担忧在国内业界一直存在。国内专家的预测更为夸张:2015年中国汽车产能将达到3250万辆,换言之,三年后,汽车年销量要增长一倍。现状是,从2011年以来,中国汽车业正在进入增速回落期,2011年的销售量仅增2 .5%。今年一季度传来的坏消息是———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 .9%,自主品牌的销售更是最先受到了冲击,下滑明显。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乔纳斯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2011年在华汽车生产厂开工率为81%,较上年的88%有所下滑,预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毋庸置疑,产能过剩可能对中国本土品牌冲击最大,”孙世清直言。中国汽车厂商仅占中国汽车市场的约30%,市场一萎缩,外国汽车厂商及其在华合资伙伴开始争相扩大产能,也在进一步挤压本土汽车品牌的生存空间。由于中国汽车厂商有着质量差、客户服务差的坏名声,这些厂商越来越不得不在价格上展开竞争。大部分出口汽车定价远远低于15000美元,有些车型价格更是低至6000美元。

 

  差异化出口

 

  事实上,众多本土车企已经开始了差异化之路开拓海外市场,以长城在印度市场的策略为例,该国的低端市场以本土生产的马恒达汽车为主,而高端市场又有铃木、维特拉等国外汽车品牌,故而,长城推出了介于两者之间迎合中端市场的产品;重庆小康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珂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东风小康的产品区间与其它车型稍有区别,微型车是有中国特色的车型,大众、丰田等都没有此类车型,竞争尚不激烈。由于微型车不是这些企业的主力车型,所以对东风小康的出口影响不大。这也印证了通用汽车前高管施雷斯的说法,中国生产的质量较低的汽车在北美或欧洲是没有市场的,除非是填补了某个市场空白的特种车辆。
 

 

  即便如此,正当欧美汽车品牌谋求在中国维持销售的长期增长时,中国本土车企考虑加大对国外市场的出口。外媒评论,这些新的竞争者是如此地成功,以至于一些外国汽车制造商最近开始敦促巴西政府限制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入巴西市场。
 

 

  同时,施雷斯也表示,中国的乘用车正稳步进入由中国重型卡车制造商开创的非洲和亚洲市场,借助于廉价劳动力和庞大规模经济的支持,中国本土汽车正迅速在这些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站稳脚跟。
 

 

  汽车行业分析师孙世清表示,尽管目前中国汽车出口量仍然很小,但这仍将加剧与国内外品牌的竞争,进而增大全球汽车市场的风险。

国新国证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北路53-1号三楼   邮编:570105   电话:0898-66763478  
琼ICP备09000487号-3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