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稳住经济增长大盘,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政策工具组合精准施放、持续“上新”。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堵点在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经济修复持续推进,信贷需求也将同步复苏,金融数据则有望回暖。未来,货币政策仍有较充足的发力空间。
新工具登舞台
老工具再加码
年内,货币政策充分发力、靠前发力,市场主体见证了降准、降息——1月,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个和5个基点;4月,金融机构普遍降准0.25个百分点;5月,5年期以上LPR再度下调15个基点。此外,人民银行已上缴8000亿元结存利润,相当于降准0.4个百分点。
精准直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撑腰鼓劲”。4月以来,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新工具”相继出台,合计3400亿元低成本资金将撬动更多商业信贷资金。
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老工具”,或额度扩容或激励加倍,实施力度持续“加码”。
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下,金融机构推出了“接地气”的信贷产品。重庆农商行基于支小再贷款创新推出“渝快振兴餐饮贷”,面向餐饮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纯信用贷款产品,为餐饮业恢复元气“添把旺火”。
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前4个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4.39%,是有统计以来的低位。
当前,内外部变化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挑战加压。国务院近日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6方面33项具体政策。
其中,货币金融政策主要有5项,包括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等。
“相关措施体现了聚焦重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注重协调的政策思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有关部门首先需要强化督促检查,尽快兑现政策红利。这也是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最有效措施。此外,还应根据经济修复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补充、刷新政策措施,持续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经济增长动能回升营造支持性的货币金融环境。
有效需求不足仍是核心问题
与政策设计同等重要的是政策的有效落地。在货币金融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难点和堵点?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核心问题仍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并非缺少资金供给或流动性短缺,而是市场主体资金需求动力不足。
来自银行一线的声音佐证了上述观点。一位银行信贷人士表示,当前贷款价格较之前有较大优惠,信贷投放量不足主要是受到市场需求影响。在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很多企业缺乏扩张信心和动力。
信贷需求不足源于多方面因素。梁斯分析称,疫情对经济主体预期产生严重影响,压制了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叠加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推高原材料进口成本,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经营压力,降低了资金需求意愿;房地产市场预期转弱导致与房地产相关的投融资需求下滑。
为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将从总量、结构和价格方面持续发力。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近日介绍下一步政策时表示,将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快已授信贷款的信贷投放,积极挖掘新的项目储备,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
他还表示,将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增加民航应急贷款额度1500亿元,增加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带动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融资。此外,将继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带动企业贷款利率的稳中有降。
信贷需求渐复苏
金融数据将回暖
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正渐次落地。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箱是否还能开得更大?
“由于2020年疫情冲击最严重时期我国没有进行‘大水漫灌’,加上今年物价形势整体温和可控、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未来货币政策有较为充足的发力空间。”王青表示,未来货币政策稳增长操作仍将体现“数量为主、价格为辅、结构性政策打头阵”的特征。后期伴随经济修复过程展开,货币政策力度会相机调整,其中各类结构性政策工具是主要发力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未来可以使用的总量工具和结构工具较多。其中,在总量工具方面,还可以进一步下调5年期以上LPR,以刺激居民部门的信贷需求。
6月,美联储仍将保持较快加息节奏,并启动缩表操作。王青表示,从兼顾内外部平衡角度考虑,预计6月国内政策利率将保持不动,政策重点是引导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下行。5月下调5年期以上LPR,已为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和居民房贷利率进一步走低铺平道路。从刺激总需求、助推楼市回暖等角度看,不排除三季度适时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
“6月专项债发行规模将创历史新高。”王青认为,货币政策或将采取措施,为专项债发行高峰护航。其中,MLF加量操作的概率最大,同时不排除直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可能。
分析人士预计,金融数据将逐步回暖,一些积极信号已经显现。“5月以来,随着疫情形势逐步缓解,经济主体资金需求同步回暖,各类支持政策落地将加速推动经济活动恢复正常。”梁斯表示。
王青认为,疫情冲击缓解后,前期受到抑制的贷款需求会有一个释放过程,加之当前政策面正在加紧推动银行扩大信贷投放,5月新增贷款规模有望达到1.7万亿元,一举扭转4月新增贷款明显偏弱的局面。伴随经济修复过程展开,贷款同比多增势头有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