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时事要闻  >  发债退税主动作为 财政政策酝酿大招新招

发债退税主动作为 财政政策酝酿大招新招

编辑者:    2022/5/24 7:29:27    点击:432

 5月,专项债发行再次提速,全月发行额料超过5000亿元。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专家认为,专项债早发行快发行、留抵退税“加快退”“退更多”等举措,反映出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下一阶段,财政政策可能动用更多储备政策工具,包括发行特别国债等。

  专项债早发行快发行

  从财政支出的角度看,专项债提前发行、加快发行是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体现。财政部此前公布,今年前4个月各地共发行新增专项债14019亿元;截至5月15日,各地已发行新增专项债1.5万亿元,剩余额度发行工作正加快推进。截至4月底,已发行专项债安排项目超1.1万个,有1200亿元专项债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为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近期,新增专项债发行再次提速,5月全国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可能超过5300亿元。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5月以来各地已发行新增专项债2781亿元。同时,已披露的计划于5月24日至30日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还有2603亿元。

  华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冠南称,按照今年新增专项债在6月底前基本发完来测算,5月、6月或迎来发行高峰,单月平均发行规模或超1万亿元。另外,从债券资金使用上看,在相关部门要求加快专项债资金拨付使用进度的情况下,第二批专项债资金拨付或进一步提速。

  除了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积极财政政策在支出端的发力还体现在下达资金提速上。近期,财政部密集下达了多笔中央财政资金,覆盖粮食生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教育保障等领域,仅5月以来财政部官网公布的中央财政资金下达规模就已超过2900亿元。

  “加快退”“退更多”

  从财政收入的角度看,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开展大规模留抵退税等新一轮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上。在4月留抵退税政策实施首月,政策效应集中释放。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4月全国增值税留抵退税约8000亿元,相当于去年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7.5%。

  在提前中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实施时间之后不久,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日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持续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的公告》,明确将集中退还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的时间从10月提前至6月。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2.64万亿元。

  在4月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的背景下,当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41.3%。专家认为,近期财政收入下降主要是留抵退税账目处理所致,这正是积极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主动作为,应客观、理性看待这一现象。

  “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是今年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部分,能够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增加现金流,提高抗风险能力。”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说。

  增量政策引发讨论

  近期,相关部门在多个场合强调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市场对于下半年发行特别国债的讨论已接近白热化。

  周冠南认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在上半年地方债早发行快发行的背景下,下半年财政可能会面临一定资金压力。如果要在下半年继续保持一定的财政支出强度,或需上调赤字率或发行特别国债。

  据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测算,在开展常态化防疫的情况下,今年财政收支缺口在7000亿元到1.8万亿元之间,加上支持基建的需要,缺口可能在1.1万亿元至2.2万亿元之间。因此,发行特别国债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的必要性正在上升。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不仅限于发行特别国债。”天风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孙彬彬认为,下一步除可能增发5000亿元至8000亿元的特别国债以外,还可能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用3000亿元资金,利用结转结余资金4000亿元,增发专项债3000亿元至5000亿元,弥补财政资金缺口。他预计,用于弥补缺口的资金总规模将在1.5万亿元至2万亿元之间,政策公布的时间窗口可能在6月下旬。

  为平衡好防风险与促投资之间的关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建议,可考虑允许不同政府性基金科目之间适度调剂,使有一定收入但无法提供市场化回报率的项目能与回报率相对较高的项目集合融资,从而支持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建设。

  有专家认为,四季度稳增长的重点或由稳投资转向稳消费,在这方面财政也可以有所作为。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历史上,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我国曾多次降低车辆购置税,以此提振汽车消费。”鲁政委说。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新国证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北路53-1号三楼   邮编:570105   电话:0898-66763478  
琼ICP备09000487号-3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