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时事要闻  >  资管新规实施一月半 银行理财“虎力”全开

资管新规实施一月半 银行理财“虎力”全开

编辑者:    2022/2/17 7:38:52    点击:580

银行理财产品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上线、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容……资管新规今年正式实施以来,银行理财行业动作频频,银行理财公司积极推进新年重点工作。

  作为资管行业新兵,银行理财公司面临多道待解难题。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多家公司发现,在全面净值化时代,银行理财公司的制胜之道在于,完善投研体系,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加快渠道建设,做好投资者服务。

  紧锣密鼓部署新任务

  2022年如何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投研体系,是银行理财公司的头等大事。

  某股份行理财公司人士李伟透露,公司已在研究调整薪酬体系,向市场化资管机构看齐。中邮理财在2022年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公司将完善投研运行机制,提升多维度研究能力,加强投资经理队伍建设。

  1月1日起,银行理财产品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诸多银行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将从摊余成本法切换至市值法,在特殊情形下,底层资产如何估值是行业关心的重点问题。

  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某国有行理财公司计划于今年成立估值委员会,定期评价估值政策和程序,以便在出现影响估值政策和程序有效性及适用性的情况下,及时修正估值方法。

  渠道建设工作也在紧锣密鼓部署中。中邮理财相关人士表示,2022年公司将与母行零售部门深度融合,同时积极拓展外部渠道。李伟称,为继续提高管理资产规模,公司日前已与多家中小银行沟通代销合作事宜。

  多道待解难题

  虽然蓝图绘就,但在全面净值化的第一年,银行理财行业有多道难题待解。

  权益投研能力是投研体系建设的重点。业内人士介绍,由于银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较低,银行理财产品体系以固收和“固收+”为主,该行业更擅长债券和非标资产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投研能力较弱。此外,部分银行理财公司尚未建立FOF和MOM投资模式。

  各家银行理财公司还面临规模增长的压力,而规模是母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7月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降低部分产品的管理费率和销售服务费率,与其他银行建立代销合作关系,部分公司开通了直销渠道。

  与其他资管子行业相比,银行理财行业具有从业机构、产品数量多,期限复杂等特点,这些都考验公司的金融科技能力。银行理财公司与银行进行代销合作时,经常面临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交互及时性差等问题,需要一一进行系统对接,成本很高。而1月上线运营的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

  由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专业知识不足,投资者教育仍是“老大难”问题。李伟说,与基金行业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多为按期发行,且净值化历程较短,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很难进行业绩“复盘”,向投资者诉说长期投资的魅力。

  一位银行理财经理表示,投资者因理财产品亏损而上门投诉的案例并不鲜见。此外,一些投资者依然怀有“刚兑信仰”,误以为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银行会“兜底”,这都需要行业花时间进行投资者教育

  发挥“独门”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银行理财行业有望多点开花。

  产品体系方面,预计“固收+”产品成为主流。兴银理财副总裁汪圣明表示,2022年公司“固收+”的种类将更加丰富,从原有的“+权益”,进一步延伸到“+商品、衍生品和另类资产”。

  投资者教育方面,华夏理财投资研究部总经理助理邓文硕表示,2022年华夏理财计划向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经济圈三个重点地区增派常驻人员,与当地分行客户经理保持实时联络,讲解产品运行逻辑,做好投资者服务工作。有银行理财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2022年公司将尝试通过漫画、小视频等形式,帮助理财客户增加专业知识。

  业内人士称,虽然资管圈竞争激烈,但银行理财有“独门”优势:一是可装入非标资产,增厚投资收益;二是可借助母行,获取优质资产;三是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投资者盈利概率大,可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

  此外,银行理财行业正迎来发展新契机。贝莱德建信理财日前获批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至此,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扩展至5家机构、5个地区。在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看来,养老理财有望成为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后重点发展的理财产品。多家理财公司正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做准备。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新国证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北路53-1号三楼   邮编:570105   电话:0898-66763478  
琼ICP备09000487号-3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