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2021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月20日在郑州市举行,此次该省集中开工项目2772个,总投资1.6万亿元,主要涉及“两新一重”、先进制造业等领域。
上海今年要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开工建设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
南京全市今年将安排重大项目392个,计划投资2418.39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110个。
春节以来,河南、山东、上海、天津等地陆续开工和计划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项目清单发现,各地开工和计划开工的重大项目科技含量大幅增加,在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同时,也积极抢占后疫情时代的新增长点。
各地上马一批“强链补链”大项目
夯实产业链供应链是2021年政策关键词之一。近期,各地围绕强链、补链,上马和计划上马一批制造业的重大项目。
2021年河南省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月20日在郑州市举行。此次该省集中开工项目2772个,总投资1.6万亿元,主要涉及“两新一重”、先进制造业等领域。
“一年之计在于春,必须抓住大好春光、有利时机推动各项工作。”河南省省长尹弘在全省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要求,“要通过重大项目建设,为当前及今后更长时期河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2月7日,上海市发改委公布2021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清单。上海今年要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力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开展民用飞机制造、高端医用材料等补链强链行动,推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开工建设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
南京也在发力。全市今年将安排重大项目392个,计划投资2418.39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110个,含新型电子信息产业11个、绿色智能汽车产业7个、高端智能装备产业36个、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32个、制造业载体及其他24个。
基建项目“分秒必争”不停歇
各地的基建项目也是一派火热景象。
春节期间,天津市津静线项目“分秒必争”不停歇。津静线不仅是天津市市域(郊)路网的组成部分,更是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新力量。建成后,它将连接津沧城际、津雄城际、京滨城际等城际铁路,并串联静海、团泊西区、滨海机场等城市重要功能区,为天津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码头及仓储项目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将分三期建设,一期有望于2021年4月投入使用。
安徽省今年将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创建国家物流枢纽,加快芜湖(京东)航空货运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推进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结合应急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应急物流基地。
“从近期各地开工的重大项目看,基本延续了此前的政策导向。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稳投资将更加聚焦优化投资结构,更加强调在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等领域发力,这也将在各地的重大项目建设中得以体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说。
专项债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专项债券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1.6万亿元,同时提高了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以及地方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建设等。
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将继续在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近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达《关于梳理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通知》,2021年专项债项目申报工作已拉开序幕。
根据通知,2021年新增专项债重点投向九大领域,分别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城乡电网等能源领域、农林水利领域、生态环保领域、卫生健康等社会事业领域、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
依据各大研究机构的普遍预计,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资金规模或超过3万亿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