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肃处置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方面,证监会主要采取4方面举措,包括:持续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台账,督促企业“清欠解保”;积极推动建立、完善司法制度保障;区分责任主体,落实精准监管。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6大方面17项重点举措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方面,《意见》明确,在积极稳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的同时,对已形成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要限期予以清偿或化解。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证监会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截至目前,存在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公司的“清欠解保”比例已达50%以上。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证监会一直持续加强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的监管,大力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强监管作用已初步显现,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的苗头得到遏制。
据介绍,在严肃处置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方面,证监会主要采取4方面举措,包括:持续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台账,督促企业“清欠解保”;积极推动建立、完善司法制度保障;区分责任主体,落实精准监管。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被立案的144家上市公司或相关主体中,有82家公司涉及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相关人士透露,严厉打击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行为已连续两年作为年报监管和现场检查的专项工作,证监局和交易所也建立了上市公司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监管台账,督促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方归还占用资金或解除违规担保。
证监会还积极推动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发布,该纪要明确违法违规担保无效,从源头上规范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今年以来,因违规担保事项判决上市公司承担全部担保责任的案例基本未再发生。
在具体执法实践中,证监会还形成了以“区分责任主体、差异化处理”为监管方式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资金占用监管原则,落实科学监管、精准监管。例如,在万达信息资金占用案中,证监会仅对原实际控制人立案,未对上市公司立案,实现了较好的政策效果。
此外,在强化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政策支持方面,《意见》指出,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对上市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的,证券监管部门要在依法合规前提下,作出灵活安排。
市场人士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市公司生产经营面临一定困难,一季度业绩下滑明显,二季度以来总体回暖。但从全市场看,许多企业仍面临订单减少、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降等压力。
记者了解到,为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证监会出台并落实资本市场支持经济恢复发展的9条政策和20条具体措施,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帮助市场主体复工复产。通过“绿色通道”、年报延期披露、减免年费等举措,精准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的相关企业。同时,证监会创新债券置换、公募REITs等工具,完善再融资、创投基金减持股份“反向挂钩”等政策,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实体企业。这些援企政策有力支持了经济恢复。
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IPO、再融资合计约5500亿元,公司债券发行金额2.05万亿元,并购重组交易金额7696亿元。
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改进监管、优化服务,努力完善直达机制,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作用,切实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