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并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相关报道】 报告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达19657亿元,是1991年的138倍,1992—2018年年均增长20.0%。专利发明量大幅提升。2018年,我国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为432.3万件和244.8万件,分别是1991年的86倍和98倍。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为8383.6亿元,是1980年的130倍。
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2.9% 科技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力量
●除研发经费投入外,无论是研发人员规模,还是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我国企业均实现了较快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对企业自身的效益提升以及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两弹一星”奠定大国地位,陆相成油理论甩掉“贫油”帽子,杂交水稻让亿万百姓端稳饭碗,载人航天实现千年飞天梦想……70年来,中国的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70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复兴之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经历了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跨越。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力量,更引领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进步。我国科技创新动力何在?科技创新如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科技创新70年相关数据,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在核心技术方面有提升空间
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达到1.35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6.5%。对74.9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有29.8万家当年开展了创新活动,占比达39.9%。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累计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1480家。企业这支生力军正在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创新创造活力。
——更多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从全球大部分主要国家来看,企业是国家创新活动最重要的主体,也是研发投入的主要来源,其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认为,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更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科技,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
——企业内生需求、创新能力实现“双提升”。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企业基于其内生需求开展创新活动,在总体研发的投入中,企业占比越高,说明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越高。“在发达国家,政府和社会的研发经费投入占比普遍维持在1∶3左右。我国研发经费结构也保持在这一比例,显示出企业的内生需求、创新能力‘双提升’”。
——多元化投入体系逐步建立。除研发经费投入外,无论是研发人员规模,还是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我国企业均实现了较快增长,所占比重也在稳步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我国科技创新多元化投入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中国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体制组组长张赤东认为,在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态势下,企业处于市场前沿,对信息更为敏感,更善于把握需求,将带动研发效率的全面提升。
受访专家同时指出,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虽然进步较快,但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研发投入以试验发展为主,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重视不够,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仍然偏低。“我国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基础前沿领域等方面,仍有提升和发展的空间。”潘教峰说。
为产业结构优化添动能,提升和拉动作用还会更明显
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55.8%。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比2012年增长83.6%,年均增长12.9%,比同期工业年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数量已由1990年的27个发展到2018年的168个,区内企业数由1600家增加到11.7万家。科技创新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添新的动能和优势。
“高技术制造业属于实体经济范畴,在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支撑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认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技术制造业的培育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关键期,科技创新一方面促进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也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将有力带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赵志耘认为,高技术制造业作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各要素更加紧密地结合,改变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更加优化的产业格局。张赤东也表示,主营业务的持续较快增长,显示出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有利于进一步厚植高技术产业沃土,培育出更多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创新型领军企业。
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在潘教峰看来,研发投入需要经过持续积累才能产生效果。“目前,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对企业自身的效益提升以及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我国是制造大国,但在全球创新价值链上,长期以配套型、组装加工型为主,存在着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等问题。“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产业规模大、发展快,但产业附加值有待提升,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张赤东说。
释放创新原动力,让发展的新引擎高速运转
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9.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3.3%。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6.9%,比2012年提高5.0个百分点。研发项目中以开发全新产品或者改进产品功能质量为目标的项目占比达到82.4%。科技创新成为改善供给质量、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新产品是创新最直接的产物,也是创新活动在市场中活跃度的反映。潘教峰表示,新产品实质上是新技术与企业内生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反映出供给侧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过去,无论是居民消费品的品种、品质,还是工业制成品的研发、设计,我国的产品与全球中高端都有着明显的差距。”赵志耘说,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不断赋能供给侧,扩大了有效供给,改善了供给质量,从而实现了供求关系的动态均衡,最终满足了市场的需求。“高铁、核电、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和装备,已成为走出去的‘中国名片’;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也通过创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受访专家认为,科技创新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就在于它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生产生活要素。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最重要的发力点,不断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重视原创性成果和技术,强调体系化创新,才能有效释放创新的原动力,让发展的新引擎高速运转。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