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时事要闻  >  本届政府被形容为新供给派:4万亿调控加剧波动

本届政府被形容为新供给派:4万亿调控加剧波动

编辑者:    2014/6/27 8:12:23    点击:677


  事实上,宏观调控的多元化,也得益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困局,经济下行、物价上涨、股市低迷、房价居高不下等现状。

  正如上述“十二五”发展评估报告提出的,“单纯以需求管理为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上的运作空间日趋缩小”,操作不当将带来产能过剩加剧、结构调整延缓、通胀压力加大、债务风险累积等问题。
  过去几年,在应对物价等指标的控制上,我国的经济政策在宽松与紧缩间剧烈摇摆,2008年上半年还在 “防通胀、防过热”,2009年又抛出 “4万亿”抗衰退,2010年四季度再次抗通胀,2012年上半年再刺激,下半年扩张政策偃旗息鼓重新防通胀……
  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货币政策上,有数据显示,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决策部门11次调整利率、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种政策也被形象地喻为“开车”,每一轮“踩油门”后,难免遗留下过剩产能、银行不良资产和地方政府债务;每一轮“踩刹车”下去,又可能会有高利贷、中小企业倒闭和股市下跌等发生。
  类似的政策更多是从需求管理方面进行调控,但总需求干预之手频繁出击并没有熨平周期,反而从某种程度上放大了经济的颠簸,使经济周期越来越短。
  贾康认为,这种总量调控“需求管理”的任务和“简单的抽紧或放松银根方式”在发达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其适用性,因其较充分的竞争机制和要素自由流动,自发消化了较大的结构性不均衡,“现阶段中国市场发育健全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当经济政策的眼光被过多地吸引到总需求和短周期管理方面,就难免造成对供给面和经济深层次改革措施的忽视。”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滕泰认为,当宏观经济从供给到需求的传导过程遇到阻碍时,既不应当用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手段,比如产业政策去彻底破坏市场机制,也不应当用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手段人为扩大旧产业和旧经济的总需求,而应当为市场释放新供给创造条件,引导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最终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让经济回到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想运行轨道,恢复“供给与需求的自动平衡机制”。
  最近,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召开“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会,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正是“摸着石头过河”与阶段性推进的“顶层设计”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经济改革应在增长中解决问题,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兼备,充分发挥“中央改革,地方创新,个人创业”的新三驾马车作用,即中央改革解放供给约束、地方创新落实制度供给、个人创业提供市场基础与需求稳定的良性循环。
  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姚余栋则将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归功于供给管理三层次的“新三驾马车模式”:“中央改革,地方创新,个人创业”。“供给管理模式”是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有效方式,提供了经济制度的多样性创新,有利于市场活力的释放和企业创新。
  新供给经济学派政策主张:
  “八双”为核心
  “双创”: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和大力鼓励创业
  “双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产业优化
  “双减”:加快实施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和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
  “双扩”:对外开放格局和新的国际竞争局面之下,扩大中国对亚非拉的开放融和,以及适度扩大在增长方面基于质量和结构效益的投资规模
  “双转”:尽快实施我国人口政策中放开城镇体制内“一胎化”管制的转变,和积极促进国有资产收益和存量向社保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转置
  “双进”:在国有、非国有经济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方面,应该是共同进步,需要摒弃那种非此即彼截然互斥的思维,在“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概念之下,完善以 “共赢”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实现形式
  “双到位”:促使政府、市场发挥各自应有作用,双到位地良性互动、互补和合作
  “双配套”:尽快实施新一轮“价、税、财”配套改革和积极地、实质性地推进金融配套改革。
国新国证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北路53-1号三楼   邮编:570105   电话:0898-66763478  
琼ICP备09000487号-3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