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时事要闻  >  美国非营利住房的兴起:政府+社会合力的结果

美国非营利住房的兴起:政府+社会合力的结果

编辑者:    2014/6/23 9:12:34    点击:506

  从5%到三分天下

  并非所有美国城市的保障房供给都像伯克利或者湾区其他城市一样,由非营利组织垄断,或者至少是默认设置。但是非营利组织迅猛发展成为重要力量的一支,已是不争的事实。
  1982年政府出资的保障房,只有5%由非营利组织递送。这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萨拉蒙教授的一项调查。这位非营利组织研究的领军人物发现,对于政府出资的保障房,非营利组织、私人及政府递送的比例分别为5%、7%和88%。非营利组织在保障房领域的存在如此微不足道,尤其较之于其他福利领域,如社会服务(56%由非营利组织提供)、就业培训(48%)、卫生(44%)、艺术文化(51%).
  但是,随后的二三十年里,人们看到,保障房及社区发展成为美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领域,直至今天,非营利组织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占老资助房的三分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低于市场利率抵押贷款、租金补贴等方式,资助私人建造了大量的保障房,到1995年,其中35%的房子已经转移到了非营利组织的手上。因为非营利组织能够从产权上保障这些保障房的永久可承担性,如加州住房伙伴公司的非营利保护之道,以及伯克利奥斯顿公寓转入非营利之手后显示的效果。
  占新资助房的三分之一:1987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采用一种新的、以税收抵扣(Tax Credit)为主的资助方式支持保障房建设。对1987—1996年间该资助方式建造的四分之一的样本调查发现,略低于三分之一的住房由非营利单独或者与非营利结成伙伴开发。
  占最新资助房的三分之一:社区经济发展全国联盟(NACEDA)最近一项调查发现,2005—2008年间,35%的联邦资助房由非营利组织生产,这一比例从1999—2004年以来就未曾变过。
  政府+社会
  非营利住房组织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这要放到更加广的社会住房兴起的背景中来看。社会住房本来是一个欧洲流行的概念,新自由主义改革以来大约是出于对它的不满 ,美国也开始流行。它直接相对私人市场住房:不是为了利润拥有或者运营住房;永远不在市场销售住房套利;人们可以永久居住,实现住房的社会目标。
  严格意义上讲,政府提供的住房(如公共住房),也属于社会住房。但是,对政府提供住房的失望,使得人们要在市场以及政府之外,自己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
  人们组建住房合作社,圆自己的住房梦。伯克利的帕克街合作社在20多年前组建时仅源于一个简单的念头——摆脱房东管束,好在屋子四周任意种果树。现在,缴纳1.5万美金,月房费475美元,就可独占性享用合作社中的一居,而周边一居售价至少15万美元,租金至少1200美元。到2003年,美国有425,000套有限权益住房合作社住房,一半在纽约。
  发展社区土地信托,将土地从住房中剥离。比如,活跃在华盛顿州奥卡斯岛上的OPAL(Of People And Land),让小岛上大约5%的工人家庭住上了别墅,但是价格只有市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方式是OPAL永久持有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以名义价格出租(如1美元,99年,可续)。相应的,将来这些家庭若要出售房子,只能以可承担性价格(而非市场价格),卖给同等收入水平的人。全美目前有大约200—300个社区土地信托,拥有6000套住房。
  此外还有互助住房协会(一种集体拥有的租赁房形式),全美有8,300套;限制售价,有限权益资本回报的个人产权房,等等。
  但是,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租赁性保障房,绝对是其中的主导。数量约150多万套(占美国住房总量的1%—2%),包括4600家TNDC那样的社区开发公司提供的125万套,和BRIDGE Housing那样大型的住房组织提供的30万套。
  TNDC或者BRIDGE housing这样的非营利组织的理念执着,固然功不可没。但是,比较这些社会住房形式背后的政府支持,答案会更清晰。有限权益住房合作社很少能享受到政府支持,帕克街合作社享受到的直接政府支持,是免掉了一笔1.1万美元的房产交易税。社区土地信托旨在将土地与住房剥离,但是因为没钱收储备土地而发展缓慢。只有非营利组织建房,除了10%的传统银行债务,以及5%的私人捐赠之外,资金几乎全部来自政府:30%的地方政府无偿拨款或者软性贷款,50%—70%的私人权益投资(最后由联邦所得税抵扣归还)。也正是在Pruitt—Igoe的倒掉,以及从商人手上打捞保障房的保护战中,政府要将非营利组织发展成为美国保障房的主要递送者之一。在政府的推力下,非营利住房组织茁壮成长。
  可见,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不是此消彼长,他们可以是伙伴。美国非营利组织住房的成长,不只是社会,而是政府与社会合力的结果。
国新国证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北路53-1号三楼   邮编:570105   电话:0898-66763478  
琼ICP备09000487号-3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