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3月18日晚间宣布,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称存准率)0.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分别于1月20日和2月24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准率,每次上调幅度为50个基点,每月一次,已成惯性。此次上调后,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已经分别高达20%和16.5%的历史高位。
而自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货币政策从紧至今,短短3个多月时间,央行已两次加息、四次上调存准率。
对此,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 专栏)日前公开发布观点认为,基于全球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缓慢复苏、通胀适度可控的假设前提,“紧缩货币政策会提前收兵”。
不过,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的市场、银行界以及学术界的多位人士则认为,货币紧缩见顶尚早。“看看今年月度新增贷款的同比数据,就应该明白现在的货币政策导向了。”中国银行(3.35,0.06,1.82%)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微博)表示。
市场预期已久的加息“靴子”迟迟没有落地,央行紧缩的意图丝毫未变。上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1090亿元,央行在周二(3月22日)回笼资金1350亿元之后,3月24日又再次发行470亿元3月期央票。最近三周分别净回笼资金730亿元、490亿元和100亿元。
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包括兴业银行(28.54,0.87,3.14%)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专栏)、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专栏)、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等,他们普遍认为,4月份加息概率较大,并且全年还有3次左右的加息与连续多次上调存准率。
央行论文透露存准率上限23%
关于存准率多高会是极限,市场一直有争论。
20%显示也并非调控上限,来自央行的公开表态相当明确。3月20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专栏)表示,存准率仍存在上调空间。
“存准率到2011年末将达到23%左右。”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给出这样的预测。他认为,“此次的准备金率调整是例行操作,旨在回收过多货币保持中性的正常举措,并不意味着在进一步收紧。”
申万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研究也认为,从资金回笼的角度看,2011年存准率的上限值是23.5%。其测算定义为:冲销比=央行回笼资金量/投放资金量。假定央票持续地量发行,完全依靠存款准备金回笼,则如果冲销比为1,存准率上限为23.5%。
这种测算的合理性到底有多大?记者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行人士进行了求证,该人士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只是建议记者阅读《经济研究》在2008年7期上的一篇由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与人合著的《中国的准备金、准备金税和货币控制:1984-2007》。
根据该论文的理论模型,最优存准率由存贷利差、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决定,以2007年存贷款利率水平测算,存准率最优水平大致稳定在23%左右。而目前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刚好与2007年大体相当。
照此算来,如果在2011年末存准率达到23%的理论上限,目前央行还有3个点的上调空间,意味着还有6次调控。
现在,市场主要有两种猜测,一种说法是,央行每月调整一次,年末或达到24.5%~25%;另一种说法是,从4月以后,央行每隔一月调整一次,年末达到22.5%~23%。现在看来,后者的调整幅度和比例正成为市场共识。
鲁政委指出,未来上调存准率不会这么频繁,频率至少低于年初这3个月。也就是说,出现一月一次的情况概率低。其理由是“因为要考虑到经济增长的情况;而且,目前控通胀的紧缩政策效果已经显现”。鲁政委说。
根据最新宏观数据表明,中国政府为冷却房地产市场,控制通胀,防止经济过热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似乎正在影响实体经济。特别是,虽然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健增长,但部分由于优惠税收待遇到期后又受汽车销售显著放缓拖累,零售额令人失望。同时,住房相关的消费支出也是近期整体零售销售放缓的原因之一,反映出住房政策紧缩后房地产交易疲软。
对此,摩根大通经济学家Grace Ng日前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至2月期间,货币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与近期适度宽松的实际经济指标相符,将缓解市场对短期经济过热的担忧。
为此,她认为,“此次央行决定再次提高存准率50个基点表明,决策者正着手实现总体货币状况稳步正常化,并仍将谨慎管理未来新增贷款的发放速度。
消灭负利率或加息四次
但是准备金率主要是对冲到期的流动性,并不能替代加息。考虑到目前实际利率仍为负值,通胀预期仍然在高位,3月份CPI 可能再创新高,仍有加息必要和可能。
鲁政委预计,“下一次加息的时点将在第二季度。”由于上半年通胀压力仍然较高,初步估计,3月份CPI 将创下新高,二季度CPI保持在5%以上的高位,政策当局需要继续巩固调控成果,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为此二季度政策紧缩仍有可能。
从去年10月至今,央行已加息3次,时点分别为2010年10月20日、12月26日、2011年2月9日,每隔两月。
政府其实也不希望看到负利率,在今年CPI为4%的预期目标之下,连续加息或是必然选择。现在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每次25个基点,加息4次也并非不可能。
对此,英国投行巴克莱资本预计,中国还可能加息3次,不过,如果发生以下情形,加息会多一次,累计上调100个基点:即中国上半年真实GDP增速超过9.8%,外部全球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明显高于目前的预期。
紧货币M2或低于16%
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央行最近也重拳出击。3月22日例行操作日,央行以500亿元一年期央票加850亿元正回购,一次就达成了当周的净回笼;3月24日,当周的第二个操作日,央行趁热打铁,再次发行470亿元3月期央票。
1年期央行票据收益率为3.1992%,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对央行而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收货币的成本要高出差不多一倍。“完全指望上调存准率来收紧货币肯定不行,一是外汇占款、央票到期金额巨大,二来存准率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无止境使用,各种工具得搭配着来。”郭田勇表示。
严格来说,今年货币政策目标就剩下一个M2增速,按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专栏)的说法是,“今年没有信贷规模一说”。那么,把M2控制在预定目标16%,就是央行货币政策从紧必须要守住的红线。
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M2余额7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5个和9.8个百分点。这也是近3年来首次在年度指标以下。
近几年,一直以高于GDP增长与CPI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M2总目标。但结果年年超标,2009年、2010年M2目标均为17%,但实际分别达到27.7%、19.7%。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表示,货币乘数受存准率、现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以及超额准备金比率影响,去年四季度连续上调存准率,年末货币乘数已从9月末的4.32下降为3.92。
决定M2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货币的多少。“所以,今年货币政策从紧,央行很注重回笼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这样才能削弱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能力。”丁说。
今年通胀形势严峻,银行控制M2已无退路。
个别银行新增信贷规模
几乎缩减一半
如果控制M2在16%的水平,就别指望新增贷款有多么乐观。
目前,各家银行内部都是有一个贷款控制指标,并且由总行逐级分解到各分支机构。据《投资者报》了解,农业银行(2.70,0.02,0.75%)湖南分行今年分得新增信贷规模为100亿元,比2010年的180亿元几乎减少一半;其下辖的一个地市级分行,去年实际新增贷款13亿元,今年新增信贷指标仅为4亿元,而截至目前该行新增贷款还是零增长。据该行内部人士称,湖南全省信贷指标向长株潭倾斜,其他地市都很少。
当然,全国银行新增贷款不会像湖南农行一样全部急剧滑落。刘明康在列席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时对媒体表示,用M2指标衡量,“我算了一下,今年与去年(新增贷款)差不多。”
不过,银行业内人士梳理2009年、2010年的M2、新增信贷数据后发现,如果今年M2完全控制在16%,则相应的新增贷款要比去年的7.95万亿略少。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温彬告诉记者,2009年31.7%的贷款增速,对应当年M2为27.7%,2010年19.9%是贷款增速对应19.7%的M2,如果今年M2为16%,则相应的贷款增速也在16%左右,“按年初47.9万亿元的贷款规模测算,今年的新增贷款大约在7.66万亿元。”